J's Blog

我心有海,暗流澎湃

我在 2017 年或者更早,就搭建了自己的独立博客,那时主要写一些随笔,更的很少很慢。研究生和工作之后,开始转向写一些技术内容,当然了,主要是一些学习笔记,毕竟我还没有到能独立输出知识的地步。同时博客的更新频率也相对多了些。一方面,我关注的方向比较多,涉猎广泛杂乱;另一方面,我逐渐养成整理知识体系的习惯,并使用了一些 Markdown 类的管理工具,方便转成博客。

属于独立博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我所坚持的似乎是一件很老套的事情,就如同在精心维护一片野花园,却处在偏远山中,少有人游览。但我觉得呢,那些花儿本身,就值得被栽种盛开。

我想,写博客的目的,首先是记录。“那些很渺小的东西,都是我人生的大事。”我始终保持对文字的敬畏,我们应该记录和表达一些东西。只可惜,我好像能静下来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,我好久没能写一篇完整的随笔。

其次,写博客的目的是共享。我很乐意分享我学习和总结到的一些东西,并期待在提供帮助的同时,也能收到一些反馈。从后台统计看,我很高兴一些内容似乎帮助到了某些陌生人,至少,对 AI 起了帮助。

此外,我认为比无知更可怕的是误解。我担心在传递这些内容的同时,由于我的不足也传递了谬误。所以,亲爱的陌生人,如果您有任何的疑问,请一定不要吝惜与我交流( jiangshen@outlook.com )。

阅读全文 »

基本概念

色谱流出曲线

色谱流出曲线(elution profile):经色谱柱分离后的各组分随流动相依次进入检测器,检测器将流动相中各组分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,记录此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,称为色谱流出曲线,又称为色谱图(chromatogram)。

Figure 1. 色谱流出曲线

阅读全文 »

我们知道理想色谱峰是对称。但如果具体去了解相关内容,通常会告诉我们理想的色谱峰不仅是对称的,更是近似于正态分布曲线。以人民卫生出版社《分析化学》第 8 版为例:

正常色谱峰为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,曲线有最高点,以此点的横坐标为中心,曲线对称地向两侧快速、单调下降。

那么,该如何理解“理想的色谱峰近似于正态分布曲线”呢?

大量随机过程的叠加

首先我们假设没有色谱柱的存在。当我们足够快地向流路中注入化合物,化合物被迅速洗脱,并被检测器检测到。因为我们注入速度和洗脱速度足够快,色谱峰是一条 \(t=0\) 竖线。

阅读全文 »

酶动力学基本参数

米氏方程

1902 年 Victor Henri 提出了酶- 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,认为首先是酶 E 与底物 S 生成酶-底物 中间复合物 ES,然后 ES 分解生成产物 P 和游离的酶。

\[ \ce{E + S <=>[k_1][k_2] ES ->[k_3] E + P} \]

式中的 \(k_{1}\)\(k_{2}\)\(k_{3}\) 分别为各向反应的速率常数。

阅读全文 »

色谱柱基本结构

Figure 1. 液相色谱柱

常见的 HPLC 色谱柱由不锈钢柱体和两端的筛板(frit),以及柱内填料组成。两端的筛板主要防止填充颗粒流失和色谱柱堵塞;对于分配色谱,填料通常以硅胶颗粒作为载体,在硅胶表面键合有固定相。

阅读全文 »

假设检验方法选择思维导图

2025.05.11

基于目前个人对统计学的理解,做了一个假设检验方法选择的思维导图。目前仅是从采集的数据类型切入的,对于假设检验方法的选择应该还是比较直观易懂。

如果是从自变量和因变量角度来看,如单因素方差分析,可以看作分类数据自变量对定量数据因变量的影响,因此也就能将“回归相关”纳入到一个更大体系里。后面可能也出一版这样的思维导图。

阅读全文 »

基础知识

统计学的研究内容

统计学是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、整理、分析和推断的一门科学。它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两大类。

描述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、处理、描述及可视化的统计学方法,其内容包括如何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,如何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,如何通过对数据的综合、概括与分析,得出所关心的数据特征。如果在研究中可以得到整个总体的数据,那么描述统计学就足够了。

但是,实际中往往只能得到总体的一小部分(称为样本),这就需要通过这些样本的有限的样本信息来推断有关总体特征,这就是推断统计学的研究领域,又分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。

阅读全文 »

血球计数板

血球计数板用优质厚玻璃制成,通过 H 形凹槽分为两个相同的计数池。每个计数池的两侧都有一个支持柱,上面覆盖着特制的盖玻片,形成高度为 0.10 mm 的计数池。

计数池内划分为长和宽各为 3 mm 的方格,总共分为 9 个大方格。每个大格面积为 1.0 mm,体积为 0.1 mm3,即一个大方格的体积是 0.1 μL。

阅读全文 »

转膜

材料

  • 转印缓冲液(含有 20% 甲醇的 1X Tris-甘氨酸缓冲液)
试剂 用量 终浓度
10X Tris-甘氨酸缓冲液 100 mL 1X
甲醇 200 mL 20% (V/V)
去离子水 to 1000 mL

甲醇能减少凝胶的膨胀并提高蛋白质与硝酸纤维素膜的结合效率。转膜效率受以下因素影响:电泳缓冲液中是否存在 SDS、转膜缓冲液的 pH 及转膜前凝胶中的蛋白质是否已染色。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转膜效率,SDS 的浓度不应超过 0.1%,转膜缓冲液 pH 必须 ≥8.0。

阅读全文 »

SDS-PAGE 凝胶制备

材料

  • 30% 丙烯酰胺/N,N'-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混合液(29∶1, m/m)
  • 10% 过硫酸铵(APS, m/V)
  • 10% SDS 溶液
  • 四甲基乙二胺(TEMED)
  • 1.5 M Tris-HCl(pH8.8)
  • 1.0 M Tris-HCl(pH6.8)
  • 去离子水
  • 异丙醇(或 70% 乙醇或水饱和丁醇)

设备

  • 垂直电泳槽
阅读全文 »
0%